潜江新闻网讯 85亩的池塘水下养殖着营养丰富的甲鱼,紧临着的是1000亩的精养虾池和200亩的虾稻共作基地——这是记者昨日在位于浩口镇西河桥村五组看到的景象。
“我是浩口镇文岭村人,前几年我看中了西河村的这块‘风水宝地’,便与西河村村民一起成立了潜江市德来源生态农业合作社,开始养殖龙虾和甲鱼。”该合作社负责人金禄德向记者介绍说。
“虾稻共作模式大家都知道,可是虾稻共作与养殖甲鱼有什么关系呢?”记者问道。
金禄德笑着说:“这可是我们合作社共同摸索出来的一套养殖野生甲鱼的方法,1000亩的精养虾可以为虾稻基地提供种虾,虾稻基地的虾苗再供给精养虾池塘,而过剩的虾苗就可以提供给甲鱼进行饲养,如此形成循环互补,既减少损伤,也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今年这种立体养殖的效益如何呢?”
金禄德说:“今年龙虾、稻谷价格基本稳定,精养虾、虾稻每亩纯收入3000余元。野生养殖甲鱼进种是30元每斤,卖出时可以达到50至70元每斤,今年我们投入近200万元从广州进甲鱼种苗2.7万斤,预计明年5月就可以产生效益。今年我们合作社还投入2000万元进行乌龟养殖,目前正在疏挖池塘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其它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销售渠道畅通吗?”
金禄德说:“现在甲鱼是餐桌上的‘抢手货’,特别是野生甲鱼,肉质鲜美、脂肪也厚,价格也比普通的甲鱼高出一倍左右。但要想让这些龙虾、甲鱼走向市场、走向餐桌,就必须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我们与市内外的水产企业都有购销合同,目前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销路上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金禄德告诉记者,在市德来源生态农业合作社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西河村精养虾、虾稻、甲鱼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专业技术人员已基本齐全,预计明年6月乌龟养殖基地也可建成。(记者 王华)
上一篇: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下一篇:“虾鲢混养”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