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大发生的有:中稻纹枯病。
中等偏重发生的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穗期综合症、棉盲蝽、棉枯黄萎病。
中等发生的有:水稻二化螟、稻瘟病,斜纹夜蛾、棉铃虫、棉叶螨、伏蚜、烟粉虱。
细菌性基腐病在低洼淹水田发生逐年加重。
二、主要病虫害
(一)水稻病虫害
1、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主害代4级,二、三代稻纵卷叶螟4级。依据:
A、据我局7月2日普查,中稻田稻飞虱平均百蔸虫量300头,比去年同期35头多265头,局部未防田块高达300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其中褐飞虱占10%;6月19日开始稻纵卷叶螟系统赶蛾,亩平蛾量33头,蛾量突增日为6月27 日,亩平蛾量114头,高峰日在6月28日,亩平蛾量209头,7月4日亩平蛾量降至57头。
B、直播稻和机插秧面积增大,田间密度大且生育期偏迟,有利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
C、受虾稻连作模式影响,我市水稻种植结构存在早中稻、中稻、迟中稻等模式,有利稻飞虱取食为害。
D、天气预报,7月上旬雨日偏多,有利两迁害虫持续迁入。
E、农户对低毒、低残留、高效、长效的药剂需求,对两迁害虫有较好防控作用。
2、二化螟:3级。依据:
A、虾稻面积大,播期迟,一代二化螟集中在早栽中稻田为害。6月24日调查早栽中稻田一代幼虫量为1575头/亩,枯鞘率8.2%,同期虾稻田调查,亩虫量为0,加权平均亩残存虫量163头,与去年相当。
B、农户对药剂需求低毒、低残留、高效、长效,有较好防控作用。
C、优质稻面积大,有利发生。
3、纹枯病:5级。依据:
A、据我局7月2日普查,水稻纹枯病病田率80%,病田病蔸率8%,局部低洼田块病蔸率100%。
B、菌源量:水稻纹枯病已是常发性、重发性病害,田间菌源量大。
C、品种及长势:优质稻面积大,品种抗性差,作物长势好,种植密度大,田间荫蔽大,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D、虾稻田常年积水,有利病害发生。
4、稻瘟病:3级。依据:
A、优质稻普及,稻瘟病发生呈加重趋势,一旦气候适宜,感病品种暴发机率高。
B、主汛期降水量偏多,有利穗颈瘟发生。
5、穗期综合症:4级。依据:
A、优质稻面积大,抗病性差,有利发生。
B、虾稻共作稻田生育期普遍偏迟,穗期综合症重发的风险大。
6、细菌性基腐病。
A、7月2日全市普查,局部低洼淹水田块发生较重,平均病田病蔸率2%,病田病株率0.11%。
B、虾稻共作稻田面积大、淹水时间长,有利病害发生。
C、往年发病的田块有大量菌源存在,串灌、漫灌以及降水溢漫都有利病害蔓延。
(二)棉花病虫害
1、棉铃虫:3级。依据:
A、系统调查:二代棉铃虫截止7月5日五日累计百株卵量32粒、百株虫量0。
B、主汛期雨水多,对棉铃虫发生无明显影响。
2、棉盲蝽:主害代4级。依据:
A、棉盲蝽截止6月30日五日累计百株虫量23头,比去年同期(7.6头)多15.4头,比历年同期(5.3头)多17.7头。7月4日调查百株虫量10头,其中若虫7头,高的田块百株虫量25头,其中若虫16头。
B、现有化学农药防效差,尤其持效期短,导致田间发生量大。
3、棉叶螨:3级。依据:
A、间作、套种面积大,有利发生为害。
B、7月4日普查,见棉红蜘蛛,百株螨量67头。
C、主汛期雨量偏多,对棉叶螨发生有一定影响。
4、伏蚜:3级。依据:
A、药剂控制作用强,梅蚜发生量低,系统调查,梅蚜有蚜株率4%,百株蚜量45头,与去年同期相当。
B、汛期雨水多,有利伏蚜发生为害。
5、烟粉虱:3级。
棉田7月4日见虫。
6、斜纹夜蛾:3级。依据:
A、抗虫棉种植面积大,用药量减少,兼治作用减弱。
B、用药时间难以掌握,防治效果差。
7、枯黄萎病:4级。依据:
A、7月4日普查,棉枯黄萎病病株率0.3%,低于去年同期,近日雨日、雨量偏多,有利病害流行。
B、重茬面积大,菌源广泛,有利发生。
C、我市种植品种均不抗枯黄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