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北平郊区芦沟桥发动进攻,我国守军奋起抵抗。7月8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在我党的领导、推动和全国人民要求抗日下,建立起了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积极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及抗日武装组织,开展游击战。1940年新四军机动一团,派侦察班长李华远秘密回到家乡——积樊资福,侦察其地方抗日有关情况。
李华远班长回乡后,开始是走亲访友,联络感情,以表示出自己是一个老百姓身份。其后以钓鳝鱼和肩挑货郎担走村串户,有时还给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打短工等,以谋生计,乃与人民打成一片,更好地掩盖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秘密宣传群众,提高群众抗日觉悟,同时,对重点人士进行思想武装,为尔后建立抗日组织培养骨干力量。李华远班长最先与郑曰田密谈全国抗日形势,继而谈到积樊地区抗日局面,认为其地方政府抗日无方,对本地恶霸、土匪镇压不力。如恶霸郑汉香仗着土匪队长张昌年的势力欺压人民。李、郑二人的观点,不谋而合。柳贻松白鱼嘴人,当时在积樊乡公所担任警卫班长很受乡长朱遐龄的重视。柳贻松乃郑曰田的姐夫,郑曰田了解其姐夫作事果断,有勇有谋,富有民族气节,对日伪匪恼怒万分,只恨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战胜他们。他曾只身闯虎穴,打死土匪郑日杰)郑汉香的侄儿)。郑曰田特引荐李华远赴柳贻松家与其见面,正好柳贻松在家,李班长送了几斤鳝鱼以表敬意。此时,郑曰田以个人口气,谈论积樊地区饱受日伪匪之患,以试探姐夫态度。这时柳贴松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独自抗日和剿匪都难见成效,据可靠情报,新四军五师李先念部,挺进大别山抗日,已取得巨大胜利,现在正向襄河北面挺进,离我们不远,若来到我地建立抗日根据地,我们一定组织欢迎。此时此刻,李华远同志无限喜悦,乃向柳贻松公开了自己真实身份,并表态立即向上级请示,要求部队挺进积樊地区。
新四军部队首长,根据李华远班长的汇报,决定了派一个加强排的兵力,随李华远班长挺进积樊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在一个夜间,由李华远班长引导,在郑汉香家中将其活捉、枪毙。同时,当夜奇袭了郑汉香的干儿子张昌年的匪巢,将张昌年的十余人枪一锅端。由于张昌年助纣为虐,罪不可赦,乃将其枪毙,巢中十余匪徒通过教育后,全部释放。仅一个夜晚,新四军就收拾了郑汉香、张昌年两个妖魔,简直如神兵天降,人民拍手称快。李华远同志引领新四军首战告捷后,上级领导对他一年以来的工作深表满意。同时,命令他着手组建积樊乡抗日民主政府。他乃与郑曰田、柳贻松等主持筹备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乡长朱遐龄国民党党员,面对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深受人民拥护,和碍于自己的资历,乃提出了辞去乡长职务。李华远鉴于朱遐龄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正派,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和积极拥护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乃细致地向朱遐龄乡长作思想工作要求其留任。朱遐龄乡长对李华远班长的谈话有所感悟,乃义无反顾,决定挑起乡长这一重担。李华远同志将其筹备情况一一上报后,上级决定召开成立大会,张泽浦团长决定参加本次大会。为防止敌人袭击会场,上级派了一个连的兵力,作好保卫工作。其会议规模空前,参加会议者数以千计。当张泽浦团长宣布积樊中心乡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任命朱遐龄任乡长、柳贻松任大队长,宋早清任秘书长,刘光海任分队长,肖怀远任警卫股长。此时此刻,全场响起热烈掌声,经久不息。本次开会时间:1942年6月。开会地点:新潭地区之青紫庙。
积樊中心乡抗日民主政府虽已成立,但上级命令李华远同志暂不归队,协助积樊中心乡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当时乡政府根据本地匪患严重情况,提出了从军事首先打开局面,其他工作亦随之跟上,如政治思想工作、统战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全乡军事工作在柳贻松大队长、刘光海分队长主持下,在李华远同志具体协助下进行。李华远同志建议在柳贻松大队长原来领导的三十余人枪基础上扩编为三个中队9个分队120人枪。这一建议得到了柳贻松、刘光海二人赞同。李华远同志在秘密侦察过程中,发现了几名思想进步和具有一定革命历程的人员。彭家垸之彭敬宣土地革命时期,曾是贺龙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在随贺龙所部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不料身患重病,竟倒在了行军路上,战友们要强行军,无法停下来救援,他眼见敌人将至,情急之下脱下军装,伪装一农民在路旁呻吟,敌军乃不以为然。后经一农民抬其家中救治得以康复。他知道地方恶霸组成还乡团穷凶极恶,专杀革命人员,不能回家送命,乃在当地打工度日,后经救援他的那位农民介绍,至一农妇家中上门成亲。其后还拜师学会了泥工手艺。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携妻回到彭家垸,专事泥工手艺以度日。田茂传,凤姣村人,其父乃当地士绅,李华远同志与田茂传接触次数较多,了解他富有民族精神,抗日思想坚定。李华远同志乃推荐了彭敬宣、田茂传两人任中队长,郑曰田任副大队长。朱代云是柳贻松大队长部下的一名分队长,这次扩编乃任中队长。关于这一人安排事项,由柳贻松大队长呈报乡政府批覆同意。同时,从全乡青壮年中通过自愿报名,选拔了120人,从而展现出一支新的民团武装,武器有大刀、长矛、长枪、短枪、手榴弹等。其中一部分是由新四军供给,一部分是从地方上收集而来。军事技术教育工作由李华远同志传授刺杀与摸、爬、滚、打的战法,李华远同志还告诫大家在战斗中灵活掌握,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政治思想工作,朱乡长在民团大队及基干民兵誓师大会上讲:日寇的侵略魔爪伸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国军广仁部队曾正面迎敌,在我乡关庙一带作战,曾打击日寇嚣张气焰,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撤离、撤退,留下的国民党地方游击队更无力抗敌,这些游击队有的竟向日寇乞降,如金亦吾之流便是。日寇三光祸水随之流进我们的家园,许许多多无辜百姓死于日寇的枪口与刺刀之下,白鱼嘴这个仅50多户不及200人的自然村,就有6人遇难,其中一人被刺刀活活戳死,一人被炸弹炸死,一个小孩被活活烧死,二人被枪子打死,一个被枪子打成重伤,还有20多栋房屋被烧,有的自然村其情景比之更加惨烈,同胞们已处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个别地方有人举手而求生,成立维持会,这等于把土地卖给了日寇甘当亡国奴。广大中国人民绝不屈服,决心在抗战中迎接胜利,今天我们已在共产党领导下走进了伟大抗日战斗序列,负起了抗日历史职责,要使职责与负责相向而行,在此我向各位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以抗日划线,凡参加抗日与支持抗日,乃我们的同志和朋友,与之团结一致共同战斗,反之不抗日和破坏抗日者一律是我们的敌人,必须予以打击之,我们要牢记这个宗旨。二是要认清形势,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在日寇从1931年制造9.18事变以来,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抗战,但不是全国性的。从1937年7月7日那天起,吉星文团长带领所部战士,在芦沟桥与日殊死决战,激发和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从此拉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此时,日寇狂妄叫啸三个月灭亡中国,可是在上海吴淞一战,竟历时近三个月,且消灭了大量日寇,打破了日寇可耻美梦。在八路军115师所进行的平型关阻击战,毙敌千余,成为我国中日甲午战争数十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完胜的战斗,也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和毛泽东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以及国民党军队正面阻击敌人、消灭敌人,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敌人,消灭敌人,保护好人民,所有这一切战略战术的运用,均卓有成效,战胜敌人已指日可待。但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还将会作垂死挣扎,所以我们今天要紧紧跟着共产党,发扬个人英雄本色与集体英雄主义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一种名气,一个国人要有一种志气。“忠臣谋国,百折不挠;勇士赴难,万死不辞。”
统战工作在肖怀远股长主持下,将全乡前国民党地方政府之遗老,农业大户与商贾等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他讲话指出:国共两党团结抗战,见证前景美好,大家要打消共产党马列主义与国民党三民主义有分歧,能否团结的顾虑,国共两党之间团结的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应看到两党团结进步,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坐的各位,有的是本乡本土所派生出来经国民政府批准的地方管理者,对管理本地行政事务曾发挥过可贵作用,有的是殷实农业大户或富甲一方的商人,乃我乡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也是本乡经济实力雄厚的象征性的代表。今天同各位聚首,商讨抗日事宜,最大限度增加团结因素,对此,我们遇事同大家商讨。能办就办。我们要积极投身到抗日中去,出力出钱,留下爱国作为和慈善脚印。此时在会上,董家榨老板、周家榨老板、樊家榨老板、商贾郑秀三等当即自报,愿共同为一百多民团健儿每人捐棉上装一件、夹被套一床、单衣两套,其他与会者也纷纷表态捐款捐物,以作为走进抗日行列的见面礼,和担起人民对自己的信任。此次统战工作会议的抗日号角响徹积樊大地。在这伟大抗日岁月里,他们一直出钱出力,董福隆老板多次捐赠食油到民团大队与新四军部队,还曾购买猪肉慰问新四军战士,郑秀三老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为新四军义务采购军粮。会议中他还讲到:“大家如此疏财仗义,应是属于你们的闪光名誉,希望各位不断支援抗日,直到抗战胜利。”
精神动员以抗日宣传为主体,成立了宣教队,治乱必须治愚。由宋早清秘书负责,并选调了塾师李道元、袁忠美担任助理,具体指导各保甲写标语宣传和口头宣传,其内容由宣教队安排,让群众知晓日寇本质,自己不当汉奸,不当亡国奴,坚决打倒日本法西斯,雪我国耻,振救中华。对异化宣传一律禁止。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塾师这一农村知识分子的作用,以学馆为阵地,他们在发掘儿童天赋方面颇有造诣,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心怀天下、关心他人、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优秀学生。通过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唤起了民众觉悟,积极参加抗日,实现抗日民主政府一切为了抗日的宗旨,积玉地区的抗日烽火呈现腾空之势。
积樊中心乡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中共潜江县委书记李旭的表彰,授予抗日模范乡的殊荣。鉴于积樊地区的匪患基本解除,上级将民团大队武装编入新四军部队第四十五团,民团建制改为连、彭敬宣、朱代云、田茂传因在剿匪战斗中腿部致残不能入伍,其职位由郑曰田担任,柳贻松任团参谋,民团健儿从而在上级指挥下转战于荆楚大地。在欢送民团战士入伍大会上,朱遐龄乡长发表讲话:“今天,你们遵照上级的指示,肩负人民的希望,光荣地走进新四军军营,希望你们听部队首长的话,英勇杀敌为积樊人民增光。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小伙子们多保重。”民团健儿们,在部队各级首长指挥下,呈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
刘兴传,刘家岭人,曾任民团大队分队长,后任新四军排长。宋子松左家台人,初任民团战士,后在新四军刘兴传排里担任班长。他们两人乔装老百姓探视敌营,不幸被日伪俘获,日伪军严加审讯,两人均隐瞒真实身份,敌人将信将疑,此时天色已晚,加之忽下大雨,敌人将他们捆绑后,放进一单间房内,房外只有一敌兵看守,其余敌兵在另一房间睡觉,夜半,他俩乘机互相解开绳索,走出房门,将看守敌兵勒死,获得了一支步枪,见屋内有一挺机枪,将机枪取到了手,已扛至室外,不料被敌人发觉,敌人展开争夺,宋子松乃以刚获得的步枪与敌人厮杀,掩护刘排长撤走,这时宋子松身中数弹,光荣牺牲。刘兴传排长扛了敌人的一挺机枪回营。当刘兴传同志升任连长后,带着这挺机枪参加攻打潜江西南重镇——熊口敌伪十二师朱秉坤部时,用此机枪一阵扫射,打死一大批敌人,为部队前进开辟了道路,消灭了朱秉坤匪帮,但敬爱的刘兴传连长,在带领战士们冲锋时,中弹牺牲。
何昌柏同志在抗日民主政府号召下,他16岁那年参加民团,担任大队部通讯兵,在民团整编为新四军时,他在连队当了一名战士,他身背撅把枪(形如手枪,但只能一次打出一颗子弹,不能连发)和一把大刀。上级领导曾对战士们讲,要想改良装备,只有在战斗中夺取敌人的武器。当时部队中流行一首歌曲,歌词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意思是说只有在战斗中,不断夺取敌人枪炮,才能武装壮大自己。我们的战士千方百计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何昌柏他一直决心要从敌人手中夺取一支步枪,当时我们部队驻离荆门沙洋镇不远(白天都隐蔽在芦苇丛中),他弄来了一张良民证后,乔装一名老百姓上街,当时日本兵正需苦力为他们从襄河边船上搬运货物上岸,见了这位乔装百姓的战士,看了一下良民证(用纸填上姓名、年龄、地址,盖上一伪政权公章),哨兵端着已上刺刀的步枪来回走动,监视和吆喝苦力们快运,何昌柏特别卖力,并有时故意接近哨兵搭讪,从而让哨兵减少了对他的注意力,他终于揪准了一个机会,一把夺取了哨兵的枪,就向预定方向飞奔,哨兵唆使军犬追赶,他回过头来,将军犬刺死,一路沿襄江大堤急奔,不一会敌人骑兵追来,他便下堤消失在芦苇丛之中,顺利回到了部队,交给连长一支日本造步枪,完成了他的夺枪任务。
李世勇同志乔装老百姓上街,他在前面手提竹篮,上面放些杂物,底层放石灰,敌人来检查时,他立即将底层石灰取出,撒向敌人脸上,敌人被呛得一时叫不出声来,后面的战士急奔上来,用袋子将敌人迅速统上,扛起就跑,弄来了一支日本造步枪。
郑曰田同志隐蔽在苏港与浩口之间一段芦苇林中,前面有近百米开阔地,在开阔地前面有一条大道。那天遥见有一对鬼子骑兵,即将通过他们面前,郑曰田连长要求打伏击,连指导员说不能打,因为即使打死了几个骑兵,我们不能靠近敌人,缴获其武器,再说敌人骑兵火力较猛,我们一时难以对付。郑连长被说服了,他们仍潜伏着静观敌情,寻找战机,不一会后面来了一个掉了队的骑兵,与前面大队骑兵相距二百米左右。郑连长决意要消灭这个骑兵,指导员说:“枪一响,大家向后转移,只留两个人去抢敌人的枪和子弹袋。”并且说郑连长你放枪要准,郑连长说:“是”。郑连长一枪打去,敌人应声落马,两名战士猛跑过去,捡了敌人的枪,用刀割下了敌人身上的子弹袋,随即迅速转移了。
戴士洪同志在攻打江陵县泗场一群日伪时,敌人凭借一条大河沟,顽固抵抗,傍晚连长命令,要求戴士洪班长所部十余名战士,每人背上一把大刀,带上三枚手榴弹突过河去,战术是在下河时,每人向敌人投一枚手榴弹,达到对岸坡边时,再投一枚手榴弹,上岸后再投一枚手榴弹,立即喊杀冲杀,用大刀向敌人砍去。后续部队马上跟了上来,冲锋号声、喊杀声、震破长空,伪军吓破了胆,拼命向后逃跑,我军全力追杀,杀死敌人三名,活捉八人,缴获不少武器(其中还有一挺机关枪),可是,戴士洪同志在这次战斗中,不幸光荣地牺牲了。
抗日前面有人民的子弟兵,后面有爱国的老百姓,抗日民主政府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领导,要求生产更多更好物资,支援抗战和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同时政府提倡要关心弱势群体和树立助人为乐的精神,从而实行了减租减息工作。政府关心穷人,特地召开了一次全乡保甲长及全乡乞丐的联席会议,到会乞丐二十八名,与会者齐聚一堂,在会上朱遐龄乡长讲:“乞丐同胞们,你们都是炎黄子孙,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你们当乞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先辈人很穷,无田无地,靠打工度日,一旦失去劳动能力,打不成工了,只好求乞度日。有的是家境不顺,光患病,主要劳动者一死,自己身体也光病,无力种田,只好讨米度日了。造成大家当乞丐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穷,加之扶贫制度不完善,造成人民生活无保障这是其一;另一个因素是兵荒马乱,日本鬼子的残暴和经济掠夺。我们为大家排忧解难,是我们民主政府的责任,今乡政府制定了对大家安置的计划:1、尚有家可归的回家谋生,由政府发放安置救济金;2、尚有一定劳动能力,给你们安置劳动位置,其中一名到周家榨坊放牛,另一名到董家榨坊放牛,把孙狗娃安置到一个无子女的农户当养子(他长大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当上了县级干部),还有一名外省籍有病乞丐安排到我家去生活(约在1年后死在乡长家中);3、剩下的同胞们实行划块乞讨,由当地行政负责你们的温饱。这种安顿办法请与会者讨论。有的乞丐为之感动地泪花如雨,一个叫末儿的老乞丐说:“这样安排我们太拥护了。”朱乡长又曰:“我们还要约法三章:第一,分管处要保证乞丐的温饱,如有冻饿而死者,严追责任,严禁打骂乞丐,违者重罚,直到抵命;二、各地对一时流浪来的乞丐也要关照;三、乞丐们要自尊,要光明正大地乞讨。要自爱,目前大家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日本鬼子来扫荡时,你们赶快躲避,如被鬼子捉住,说你们是侦探而加以杀害,此事外地也屡见不鲜。我们打日本人的游击战法,是打不赢就跑,打得赢就打,你们手无寸铁,怎么打呢?那只有快点跑。”朱乡长又曰:“对这次会议的精神,要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位保甲长们,今天印证了你们的爱心,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乞丐同胞们,我们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有时好多天吃不上一点盐菜,我是一乡之长,也要和大家同甘共苦,我从明天起开始戒盐,试一试能坚持多少天(戒了七天盐),现在我已提倡乡政府干部少吃盐,以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和减少日本人利用食盐对中国人的掠夺。乡长最后说:“全体同胞们,我们要团结起来,一切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会后,乞丐们、各保甲长、乡长及政府工作人员一起进餐。这是一个体现人间真情的故事,它记载和反映了抗日根据地我民主政府在共产党领导下关心贫苦人民的一个历史片段,也见证了朱乡长的爱心,真情为民,大爱无疆,他所主持召开的乞丐会议以及体验乞丐疾苦(卧薪尝胆)而所产生的戒盐活动,填补了官与民情深似海的一幕富有传奇性的历史空白。这场乞丐会议,是我们积玉口地区特有的人文亮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华民族获得了解放。国民党反动派为达到独裁统治中国,实行剿共政策,首先以30万大军国歼中原新四军第五师。敌军压境,我党中央发出“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突围指示,要求为压低突围目标,减少伤亡,安排部分指挥员战斗员留守原地,同时指示留守人员为生存下来,可以离开部队回家谋生。从而我乡之抗日战士,枪林弹雨中幸存者在抗战胜利之日,成为他们回家之时。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授予他们新四军抗日老兵的政治荣誉和生活待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永记得,宋公早清,刘公光海,吴公兴传,宋公子发,戴公士洪,杨公明金,为国捐驱,抗日胜利,日寇纳降,抗日烈士,人民英雄魂壮神州,魄归故里英灵永驻,后世勿谖。
白鱼嘴是我土生土长的故乡,精神家园。抗战时期,日寇魔掌伸向我地,一次竟残杀我的乡里乡亲6人,当时我已8岁,我耳闻目睹,乃牢记在脑海心田。我在讴歌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时,每每回忆这一悲惨景象并在我心中悼念那些死难同胞。当国家对日寇在南京屠杀我30万同胞,每年举行公祭,以公开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和教育后人要强国强军。国家这一公祭,启迪了我,我乃在我地一个合适的地方,请了一位艺术人才,为6名死难无辜做了一个灵位,灵位下面铸了一个日寇双腿跪地,以示对我死难同胞认罪。凡是反人类者,都将不会有好下场,日本之东条英机等一批战犯,由国际法庭审判,判处绞刑,并将其死尸化为污水,倒入污泥中,其罪有应得。
抗日岁月已成历史,这一特殊年代的热血,在共产党领导下,仍在沸腾。打开尘封的历史,越远越辉煌。今激活记忆,慰藉人生。(作者朱代俊系退休医生,出生于1935年,潜江积玉口花园村人)
中共党史专家胡逢林阅后批示:
这是一篇十分珍贵的抗日斗争回忆录,很感人,很难得。
胡逢林
202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