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曹以成)近日,科技部农村司公布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潜江市光荣上榜。
近年来,潜江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着力提升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先后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荣获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市、中国幸福百强县市等系列“金字名片”。
构建高效联动体系
潜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机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完善电力、路网、化工管廊、蒸汽管网、邻里中心等配套建设,促进高新区标准化、智能化、循环化升级;积极抢抓“三区三线”划定窗口期,腾出6360亩土地,为高新区留足未来发展空间;同时出台系列创新政策,加大对创新主体、平台的支持力度及研发投入力度,构建了以高新区为主引擎,以各园区为主平台、相关地方和部门高效协同协作的创新发展格局。
打造高新产业集群
锚定打造全省最大的“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基地,全市已构建以石油化工、光电子信息为支撑,以小龙虾为特色引擎,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为战略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52.3亿元,占GDP比重17.2%;石油化工产业总产值近300亿元;高新区光电子材料产业成功获批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国家火炬微电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
提升科技金融服务
2021年,17家金融服务机构与省高新投共同设立1亿元润泽产业发展基金、与长江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10亿元湖北长江(潜江)产业发展基金,撬动晶瑞股份、桐力光电等重点企业投资23.2亿元,培育省“金种子”企业6家、省“银种子”企业3家。2022年,陆续推出“创业贷”“纳税信用贷”“中银科技贷”等适合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26亿元,同比增长18.18%。
筑牢创新人才支撑
潜江着力在引育高层次人才上下大力气,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构筑相关行业领域的“人才高峰”。引进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兵及团队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400多名;引导30多个光电子科研团队入驻,新硅科技董事长罗全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爱尔兰籍专家威尔逊博士在潜创立硒诺唯新公司,入选省“外专百人计划”、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培育做强创新主体
当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57家;获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23家,培育行业“隐形冠军”企业38家、科创“新物种”企业7家;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1家,成为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能换挡的冲锋主力。
推进产学研用融合
截至目前,我市建成4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设立500万元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动7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30多家企业与专家教授签订技术攻关合作协议,促成域内企业引进转化高科技成果113项。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达30.13亿元,今年的任务是36亿元,目前已完成19.8亿元。
眼下,我市正推动投资5亿元建设潜江区域性科创中心项目,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科技馆、双创集聚区、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潜江分市场四大板块,强化科技创新硬核支撑。
创新“领先一步”,县域发展“一路领先”。潜江锚定目标,聚焦重点,打好创新发展“主动战”“攻坚战”“整体战”,在科技强、产业好、生态优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上迈着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