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开荒我种地,种了小麦种玉米,垄上南瓜大又甜,圈里猪猪肥又圆,一年四季不愁吃,军民共建好家园,呀哈咿呀嗨……”
老新镇关桥村关奶奶的歌谣使新四军第5师第45团在开荒种地峥嵘岁月中,一个爱情故事丰满而生动地走进我的视觉空间,如诗如画……
1944年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人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新四军为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新四军第5师45团派出80多名指战员在老新口荒野地关桥湾掀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开荒种地高潮。一时间,荒凉沉寂的村庄沸腾起来,开荒的号子声,车水马龙声,响彻在村野荒亭上空,昔日的鸟聚地变成军民开荒的竞赛场,野荒亭成了军民对歌的比赛场。
在这军民大生产的运动中,关桥青年张小飞参军了,他不仅是生产劳动的一把好手,而且是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英雄。在小飞的协助下荒野草地、坑洼湖面,变成了良田。垄上幽绿了,路边植树了,关桥村野荒亭上空飘荡着战士们愉快的欢声笑语。
“听说你们要离开了,你会忘了我吗?”月光下一对小情侣在悄悄私语。“怎么会呢,这里的每寸士地,每棵小树都见证了我们的情意。”这是小飞和小芳的声音。“你腿好了吗,让我给你揉揉…”“好了,别动,让我揉揉”。小芳用纤纤的手指认真地揉着,声音越来越弱越来越柔。他们在这静静的月夜相互偎依着,仿佛是中国水彩画里的一组玉雕,定格在岁月的记忆里,成为永恒。
1945年的秋天,第5师第45团的战士们迎来了丰收。小芳唱着歌谣,小飞揣着西瓜。黄昏、斜阳,恋人一双。田坡上,他们吃着西瓜,映着良辰美景,畅谈心中的幸福,关于开荒种地的,也关于他们一路走来的丝丝缕缕。
当战士们还在收获秋喜的时候,小飞也收获到爱的甜蜜。就在那个晚上,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打响了,从红桥聂家湾过来的土匪在头目聂大飞带领下悄然摸进战士所驻地,企图抢粮食,被送水果的小芳撞见,小芳大声喊:“土匪来了,土匪来......”话音未落,匪徒的枪也响了,战士没伤亡、粮食没受损,小芳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战士开荒我种地,种了小麦种玉米,垄上南瓜大又甜,圈里猪猪肥又圆,呀哈咿呀嗨!”小芳唱着的歌谣,至今还在这一带流传,日久弥新,成了这片热土上最美的诗句!
小飞随部队离开后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那晨曦中牛耕人变成了这片热土最醒目的符号。这段婉约的爱情故事从此沉寂民间,这动听的歌谣和美丽故事散落在岁月的长河里,人们每每说起,都会情不禁地哼上几句,以表达对那岁月里亲人的追思……
岁序更替,山河变换。九十多寒暑易节,这里荒地、野塘早已成了美丽农庄,幸福家园。这片热土见证了小飞和小芳的爱情,也见证了人民军队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崢嵘岁月,风雨中、原野上无处不吟颂着对新四军的赞美诗篇。
“战士开荒我种地,种了小麦种玉米,垄上南瓜大又甜,圈里猪猪肥又圆,呀哈嗨,嗨呀哈嗨!”唱着歌谣的关奶奶,正是小芳的姑姐,九十多岁了,不久前在养老院病逝。
岁月悠悠,歌谣里的诉说在历史的天空悠悠......
(作者:王艳霞,系潜江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