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碑人民的浴血抗战史
当前位置: Home> 新闻> 潜江资讯>
30328 次浏览
2023
11/08
10:13

2006年6月,按照上级抗战课题领导小组的安排和部署,高石碑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八人领导小组,抽调了27人,成立了四个工作专班。我们历时4个多月,走访了全镇24个村,71位老人,收集到了抗战时期珍贵的证言资料,揭开了日本侵略者给高石碑人民带来的耻辱史、血泪史,也展现了高石碑人民在地方党组织和新四军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的浴血抗战史。

抗战前,位于潜西北的高石碑叫钟长乡,有长垴渊、钟滚垱,下蚌湖、祖师殿、伍家场、兴隆镇等小集镇,尤以长垴渊、钟滚垱和下蚌湖三镇最为繁华。长垴渊码头古街临汉江,水路通畅,上达沙洋,下及汉口,对门是天川多宝湾,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一派勃勃生机。钟滚垱西邻积玉口借粮湖,又是通往潜江、沙市、宜昌、沙洋的交通咽喉要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交通而闻名于荆潜两县的边界。下蚌湖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早在道光8年(1828年)之前,就是潜江十一市之一,“蚌湖秋月“美景堪称潜江西北一绝。抗战前夕,下蚌湖商铺林立,繁荣兴旺,百货、日杂,烟酒,粮油等各类商品齐全,货物充足,可算一商业重镇。三镇有棉花收购行和粮食交易行共16家,还有从事酒坊、豆腐坊、粉坊和榨油坊共24家,其他日杂等店铺数近千家。由此,三镇的工商经贸在中长乡成鼎立之势,成为全乡经济的三大支柱。

钟长乡物丰人稠,交通发达,是历代重要的兵源和财物供应基地,长垴渊码头古街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钟长乡座落在长垴渊码头小镇南端堤院内(现高石碑镇)。有一首歌谣唱道:“东江西龙渊中渊,镇中有座鸡窝山,南边荷花月堤池,族居北端堤中湾。”这首歌谣,清晰地勾画出了长脑渊古码头小镇的轮廓。

鉴于钟长乡地理交通环境和密集的集镇优势,日军侵占潜江县城后,意在以钟长乡为据点,一方面要收集粮棉油,来补充他们的军需;另一方面以此作为进犯荆沙一带的大跳板,为此日军对中长乡采取了以占据长垴渊为突破口,再向沙市宜昌全面推进,以达到他们尽快攻下重庆,占领整个中国为目的的侵犯策略。

1939年,盘踞在天门,多宝、同心场和聂场一带的日军隔江窥视长垴渊,妄图架浮桥过江“扫荡“,但迫于我党新四军游击队、地方武装和国军的联合阻击,无法过江。同年9月,日军就隔江炮击和飞机轰炸长垴渊古码头小镇(现长市村七八九组)。第一次轰炸,造成144户民房被烧毁126栋共538间,烧死耕牛25头,街上的居民罗引宝,陶爱香,杜吉才,董喜儿等14人被日机炸死,其一名未满周岁的女童被炸伤,这就是抗战时期日军在高石碑制造的第一大惨案。真可谓日军铁蹄未到,老百姓却深受其害。

至此后,鬼子以长垴渊街白色砖瓦房为目标,隔日不断用飞机炮弹轰炸长垴渊十里长街,至11底,近两个月的轰炸,让昔日繁华的码头小镇残原断壁、满目疮痍,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1939年11月,国军、新四军联合抗战友军发起了冬战襄河、多宝湾的战斗。主要是通过打击日军在天门多宝湾、岳口的有生力量,粉碎日军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企图,从而掌握战略反攻的主动权,赢得抗战的胜利。

12月初,国军潜伏在多宝湾的情报人员龚士德侦查到情报后,过长垴渊与郭忏部取得了联系,随后方靖派便衣从长垴渊过河,潜入多宝湾烧了弹药库,占了鬼子的几个据点,取得了初步胜利。随后江防军26军、75军从长垴渊等地过河,战斗到8号凌晨歼灭了敌军两个中队。12月9日,多宝核心工事久攻不下、围歼张截港、夜袭公议场也未得手,又加上日军增援的战车、坦克源源不断而来,江防军、新四军联合友军为保存实力,从长垴渊等地撤退。后遭蒋介石怪罪,方靖又按郭忏安排,再次带队伍从长垴渊强渡过河,和天门多宝湾的日军激战数次后,均也失败告终。

冬战多宝湾几次从高石碑长垴渊码头过河,撤离,都得到了长垴渊各大家族和地方武装的大力支持。

冬战多宝湾失利后,国军和我党领导的新四军、地方武装更加强了对长垴渊的防守。日军无数次架浮桥、划皮划艇过河的愿望落空,更恼羞成怒,于1940年6月5日(四月三十)清晨,开始用飞机投毒炸弹进行轰炸,让防守长垴渊的联合抗日武装,失去了防守能力,日军得以架浮桥过河占领了长垴渊码头小镇。

日军强渡过河后,一方面强行四处抓人、抢物,在长垴渊码头小镇的十里长堤北面的堤中湾、中段的鸡窝山、南边的荷花月堤(就是现在的长市四组)修筑炮楼据点,另一方面多股分头到下蚌湖街(现蚌湖村2组),钟滚垱新老街(现钟市二组、八组)、祖师殿(现笃实7组)、伍家场(现伍场4组)和万里镇等地进行烧杀抢奸掠。

一路上,日军走到哪里就将老百姓的房子烧到哪里,奸杀抢夺到哪里。人们称为“以火为记”,目的是引导后续部队行进。

日军进犯下蚌湖时,开枪打死躲避不及的平民百姓周大玉,用刺刀刺伤苏家台(现义新五组)廖同里一亲戚的脖子。同时飞机炸死50多岁的老人和女童。放火烧毁下蚌湖街民房57栋247间,其中典当铺、鸦片烟馆各一家,各类商店30家,手工作坊13家。

开往祖师殿的日军途经温家台(现合心4组)时,烧毁了张圣涛等人的五栋民房。烧毁李家台(笃实8组)李仁安等人七栋30间房子,烧毁祖师殿王代云等人的房屋8栋。当天日军出动一架飞机在祖师殿盘旋后,开始对街道、民房进行轰炸,炸死王光雄等五人,伤残多人。

6月8日,日军到钟滚垱新街和老街抢银元财物,遭居民反抗,就放火烧屋,在新老街共烧毁61栋共231间房子,其中典当铺一家,鸦片馆2家,手工作坊6家,各类商店21家,同时烧死耕牛17头。老百性的粮食衣财产除被抢的外,其佘的被付之一炬。日军飞机炸死了上街买油的妇女一名,伤残数人。同时,日军还在伍家连五场(现伍场五组)放火烧毁伍孝涛等人的房屋13栋53间……

日军滥杀无辜,涂炭生灵。1940年8月,小股日军窜到刘家伙(现窑堤一组),抢财物,遭曹某反抗,于是开枪将曹某和有孕的妻子一起杀害,并将孕妇腹中婴儿用刺刀剜出来喂战马,其惨况目不忍睹。

1941年6月,日军数人到张家祠堂(现在的义新9组)去打抢,在祠堂旁遇到一名姓周的聋哑人,因没给日军让路,被开枪打死。同年7月4日,汪家台(现小岭村4组),33岁的妇女王某某在自家菜园里扯草,遭调戏,被王某抓土反击,被日军开枪打死。

1941年7月,一股日军在钟滚垱沿街打抢居民银元财物后,在街边看到三名嬉水的儿童正逃避他们,就开枪将路在最后、年仅13岁名沙牛的男童当场打死,日军同时抢了孔某某家的财物后,将其妻杜某某拖到北头街上伍家庙内强奸。

1943年6月盘居董场的日军,为寻找土匪孙文清,将邻居孙孝柏抓去拷问无果,将孙孝柏杀死。后来孙文清被寻到打死,亲属去收尸时脑袋都没了……日军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令人发指……

日军在高石碑地区狂轰滥炸,杀人放火之外,还奸淫妇女,掠夺财物。鬼子所到之处,凡事躲避不及的妇女,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都要被侮辱、遭奸淫,令人发指的是连幼童也没放过。

1940年6月,盘踞在祖师殿街的日军两名,在街上将年轻妇女刘某某抢到王万达家,先开枪打破王万达脑壳致死,然后对刘某实施轮轩。同年10月,日本兵将在酒坊内干活的女青年董某某强奸。将王家河岭(现笃实4组)的女青年王某某和一名年仅10岁的女童强行带回祖师殿驻地,多次奸污。1941年春,盘居董场的日军窜到何家泓(现老堤七组)掳掠时,见年仅13岁少女李xx在喂鸡食,欲行强奸,被其母亲拿剪刀拼死命阻止,日军恼羞成怒,将其母亲当场开枪打死。

一群日本兵遭国军伏击后,抢了邱家伙(现笃实6组)财物,将29户民房全部烧光。大白天将邱罗王董姓四名女青年当众强奸………

日军还在长垴渊办了三家洋行,廉价收购当地农副产品,高价推销日本洋货,大肆进行经济掠夺。老百姓在洋行里卖一斗黄豆(相当于现在的25斤)的钱,只能买到4两食盐(相当于现在的二两半)。其他物质、生活用品的利润盘剥更利害。

1940年6月,日军在小岭上(现小岭四组)将35户居民房的大门70块全部抢走,用做日军马房内的地板。红姐姐听她母亲讲,她祖父和家族几户人家建的房全用的好木料,日军撤门板门窗房梁后拖去了沙洋,并烧毁了几户的房屋……

1941年11月26日,伍家场据点日军到胡家巷(现伍湖村)打抢,正在为儿子准备喜酒的伍次刚为躲避日军的抢劫,将鱼肉菜肴转移时,被日军用刺刀捅死,并抢去所转移的东西。在义兴场(现义新街)打抢时,把邹大荣卖的馒头抢走10个,邹弟不满骂了两人句,就扇了人家两耳光……

凡此种种,日军大到抢钱抢粮物烧房子,抢婚宴的酒菜,小到抢馒头、蔬菜,稍有对抗,就开枪打伤、打死人。由此可见日本侵略者“三光政策”的血腥和残酷。

日本侵略者在高石碑肆行其恶,血债累累,罄竹难书,给高石碑人民造成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和毁灭着我们美好的家园时,无以数计的铁骨儿女,用热血和生命唱响了捍卫着这片土地的赞歌!铁骨铮铮铸堤魂,绵绵汉江写春秋……

1941年9月,钟滚垱的杜礼柏、汪修坤、汪明亮、杜礼玉、伍昌汉、范宣高、刘大银和杨xx等8人,痛恨日军的强盗行为,在新四军、共产党指导下,筹建了武装力量,给了日伪以有力的痛击。后被日伪维持会长伍辉报给伍家场日军,日军以“毛匪的新四军”为名,将8人抓住,押到太和场活埋。

1941年11月,日军在邱家伙、刘家场等地遭遭伏击后,恼怒之下,在伍家场设立刑场,将抓来的12名劳工和抗日志士绑在柱子上,用刀枪练习刺杀和射击,将 12人全部杀死。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共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事件,国民党顽固派多次发动针对新四军的流血事件如“确山惨案”、“平江惨案”直至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摩擦升级到全国性的反共高潮。潜江也不例外,1941年下半年,地方势力张明富利用新四军对他的信任,设计了一次反共事件(一般称“潜江事变”),潜江县委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新四军襄南办事处主任李智,新四军襄南办事处副主任、渔上乡乡长贺其彩等被诱杀。新四军潜江独立十营损失惨重,被迫放弃襄南地区,直到1943年才重返襄南再建根据地。这次局部摩擦事件,张明富取得暂时的胜利。

1943年初,日军为了解除襄南国民党军对潜的威胁,一方面向蒋介石施压,一方面加强政治诱降策略。为此,日军发动了对潜西的攻击战。此次战役历时两个月。在日军飞机、大炮和重兵的包围下,王劲哉率领以峰口为中心的国民党一二八师万余官兵凭垒固守,顽强抵抗,战死数千人。由于旅长古鼎新与日军签定密约,为日军作向导和策反工作,一二八师被歼灭,王劲哉受伤被俘,余部有的被整编为伪军,有的溃散为匪。

1943年3月2日,在白鹭湖北侧地区包围战中,金亦吾虽有人枪上万,却不战而降,率陈必祥、朱秉坤、聂大辉等部4千余人在潜江城投敌,日军五十八师团将其整编为伪“暂编第六师”,金亦吾被授予“和平建国军湘鄂川缓靖总司令”。

日伪以“整顿秩序,清理土匪”为名,大肆在荆潜各地开展清乡运动。日军在高石碑蚌湖马家台以清理新四军土匪为民,将全台老百姓集中在村头。被问的村民马其兵说了句你们才是土匪的话,被当众用刺刀捅死,随后又在街上放火抢杀掳。劳工吴木华、熊绵芳因受不了折磨,黑夜逃跑被抓回时,被活活打死。曾家岭(现曾岭五组)私塾先生曾南浦,因身穿长衫、头戴礼帽到钟滚垱街上办事,被日军怀疑是新四军间谍而遭枪杀。长垴渊居民罗国友等人被日军抓到多宝湾,硬说他们是新四军被杀害。他们身中数弹,手腕、脚筋全被划断、下阴被割掉。其手段之残酷,令人切齿……

长垴渊、钟滚垱、蚌湖、兴隆等地的许多抗日志士被抓去枪杀和活埋,用飞机对几个镇又投炸弹,有荷花月堤等几个村子被烧光抢光。

我的公公李仁先出生于1917年,和祖父李玉怀在钟滚垱行医。他见证了日本鬼子的兽行,十分痛恨这些鬼子。因不愿给鬼子看病,而被认为是共匪,强行拉去荷花月堤外滩处要被活埋。在李家族长李怀伦、孙家族长孙文波、杜家族长的帮助下,才被救回、保住了性命。

1986年,我和爱人结婚后,每每听见公公痛诉日本鬼子的罪行时,眼里都燃烧着熊熊的怒火;当讲到赶跑了鬼子的共产党、新四军,帮了他的几位族长时,眼里都浸满了感恩感动的泪水。总告戒我们要不忘日本鬼子给我们带来的耻辱和灾难,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和平而美好的幸福生活。

1943年3月,襄南各县几乎全部被日军占领后,襄河地位、军分区,根据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师部关于“挺进襄南,重返洪湖”的指示,派李人林团长挥师襄南,挺进洪湖,开辟湘南,发展襄西、江南,实现从西南方面对盘踞武汉之敌的战略包围。

李人林团长选择在泽口、天门中间的聂吕滩过河,住在张兴场、蚌湖一带。在周边走访调研后,同荆潜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商定,在潜江、王场、两家湾成立荆潜军政联合抗日办事处。

李团长和国军广仁部队协商,有意要夺下长垴渊的防守码头。长市六队的董师傅对我讲,鸡窝山的这场争夺战,打得异常残酷,打了三天三夜。开始是火拼的炮火连天、后来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吃的是老百姓送来的干粮。群众也是送粮送水、参加抬、救治伤员。眼看要夺取最后的胜利了,我新四军战士冲上炮楼取下日本鬼子的膏药旗,要换上我们的国旗时,被国军士兵背后给了新四军战士一枪,原来这个国军士兵早被日本鬼子收卖了。

后虽击伤国军及相关人员,我们的红旗悬挂了上去。但日本鬼子从多宝派了许多援军搭浮桥、划皮划艇过河来到长垴渊。本来就伤亡惨重,又加上鬼子武器精良,为了保存实力,李人林团长带人在长垴渊地方武装的掩护下,沿钟滚垱向积玉口借梁湖方向撤离。

国军的广仁首长为了给李人林团长和当地人们一个交代,没放过那个国军汉奸,用铁链穿过了汉奸的双肩,拉着他游行示众了好几天,最后在沙洋被处死。

高姐家住在鸡窝山旁,她听父辈讲,鸡窝山的那场战斗我方将士死亡有好几百人,敌方伤亡也不再少数。可以说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人们把死亡将士的遗体埋在了鸡窝山至城隍庙中间的一个大坑里,叫这个地方为荒尸场。

有重伤的新四军伤员留在了当地老百姓家里,怕被鬼子发现,有的被藏在地窖里,有的被安排在荆棘丛,芦苇林中。董师傅讲,他家当时就收救了一个新四军的重伤员。他们不仅扯鱼腥草、车前草等草药给伤员外敷、口服,还想方设法做好一日三餐送去。新四军伤员在他家养好伤,两个多月后归队时,还让董师傅的父亲随他去参加新四军,董父因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尚幼小的弟弟妹妹,才没同去。

鸡窝山凋堡争夺战虽以失败告终,但还是大大挫败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高石碑人民的抗战热情。

1943年5月,荆潜军政联合抗日办事处设立了五个抗日联乡,其中高石碑的蚌湖和钟滚垱分别为第四、第五联乡。

第四(蚌湖)联乡,成立了中心区委员会,下辖蚌湖、王场、张新三个乡。9月改为中心乡区委会,下辖蚌湖、张新、聂吕和刘王四个乡,区委机关常驻蚌湖,张祥云为书记。第四(蚌湖)联乡、中心抗日民主政府,聂大勋任乡长、主任。

1943年6月,钟滚垱为第五(钟滚垱)联乡,下辖钟滚垱、青獐、兴隆、长垴渊的4个乡。成立了中共第五(钟滚垱)中心区委会,关山,王子才先后担任书记,区委机关常驻钟滚垱。成立了第五(钟滚垱)联乡中心抗日民主政府,刘勋臣任乡长,杜少林任副乡长。

高石碑的祖师殿、蚌湖、钟滚垱、伍家场、兴隆成为了当时潜江抗日战争的前缘阵地之一。荆潜抗战办事处成立的各抗日联乡,更迎来了高石碑人民抗战的春天。关山、聂大勋等一大批共产党人组建了地方武装,他们同新四军的李人林团长、国军的广仁部队,在此领导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

党组织秘密联系了一比维持会长。如李家族长、维持会长李怀伦,孙家族长孙文波,杜家族长等人,他们表面上给鬼子办差,实际上却是我党的内线。为新四军、抗日武装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取得了祖师殿、杜家湾、陈家台、刘家岭等战斗的胜利,对日冠的强盗行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1943年9月13日,新四军、国军广仁部队、地方武装,在和荷花月堤(现长市村4组)与日军交战近半个月败退,战斗中中国将士阵亡229人。当地老百姓将尸体埋在长市4组大路边一个大水坑里。并写有229名之墓,后来人们称这块小木牌为忠魂碑。日久后,木牌朽腐,现无痕迹。

无独有偶,2009年12月18日,潜江市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高石碑长市四处发现一块长120厘米,宽33厘米,厚20厘米,花岗岩材质碑身刻“忠魂”二字,侧面刻昭和十八年,(即公元1943年,昭和为日本侵华期间的日本天皇裕仁的年号)等字的石碑。

经考证,该碑是日军留下的“忠魂碑”,印证了1943年发生在高石碑长市四队的这场惨烈的战斗,是20世纪日本侵华期间为阵亡日军立的纪念碑。目前,此类碑在我省尚属首例的发现,国内以及其罕见,为日军侵华战争又添新罪证,是非常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现在这碑保存在潜江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9月至1943年5月,日军在高石碑伤亡我方367人,伤残无数人,14位妇女被强奸,其中女童1人。共纵火17起,烧毁房屋432栋1561间,烧死、杀死耕牛340头,抢门板、门窗、树木、粮布等物质、生活用具不计其数。全乡有一万多人沦为无家可归的灾民,其中有340人背景离乡,失踪在外,生死不明。

侵华日军1939年至1944年间,在高石碑地区狂轰滥炸,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抢掠财产,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老百姓的房屋、衣被、粮食被烧后,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耕牛农具遭到损坏,以致田地荒芜,经济萧条。特别是长垴渊、下蚌湖、钟滚垱,下蚌湖等重灾区,遭受了毀灭性的破坏。

1946年春,长垴渊的商铺居民点被尽毁,钟长乡老街(现高石碑集镇)由抗战前的140多家骤减为56家,钟滚垱的新街(八组)被烧毁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原来的商铺没有再现,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仍然是农村居民点。下蚌湖在抗战前有商户320多家,由于日军的蹂躏,到1953年仅有工商户35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钟滚垱老街(现叫钟市),蚌湖,兴隆建立了医院、学校、粮棉油收购供应点,几个小镇才发展了几起来。而长垴渊古镇一条街、祖师殿、伍家场等小集镇遭受破坏后,以濒临消失,至今仍为村民居住点。

时光荏苒,虽然抗战硝烟散尽,但历史车轮的印迹是不会被磨灭的,不屈不挠、浴血的抗战精神当永存。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展望未来,砥砺前行。(文/岳朝蓉)

(作者简介:岳朝蓉,生于1964年10月,湖北潜江人。籍贯四川蓬溪,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员。从小喜欢文学,热爱读书,因诸多原因丢失了自己的文学梦。年过半百加入陈清贫网校学习,开始文学创作,2018出版了散文集《人生有梦不觉迟》,2019年长篇小说《早春的世纪人生》出版,创作了长篇小说《小裁缝柳絮儿》,描写家乡高石碑抗战题材的长篇《燃烧吧,长垴渊》,正在《兴隆河》内刊上连载。长篇小说《早春的世纪人生》在2017年长江中文网草根作家大赛中,获得了十佳网络人气奖;《兴隆赛道醉游人》和《虾红一片天,稻香千万里》分别在潜江市2019年和2022年征文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来源: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