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新闻网讯 金秋时节,走进白鹭湖管理区冉集办事处的稻虾共作基地,一块块稻田格局分明,黄灿灿的稻穗整齐排列,丰收在望。
“一轮水稻两轮虾,新模式、新方法,提高土地能效,收入实现翻番,好得很!”今年首次尝试养殖罗氏沼虾产量超预期、供不应求,让农工张方武喜笑颜开。
今年初,冉集办事处党委走访学习时了解到,罗氏沼虾因为个大肉质鲜美受到大众欢迎,且罗氏沼虾属热带虾,6月至9月正是它生长的旺盛期,正好接档小龙虾的“空窗期”,可实现一地多用,助农增收。办事处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水质上佳,具备立体种养的天然优势。
“今年是探索性养殖,大家都很想尝试,但保险起见最终只选择了几户农田做小规模试点,没想到产量和收益大大超出预期。”冉集办事处党委书记万齐雄介绍,罗氏沼虾很好“伺候”,养殖技术难度低,只要保证虾苗成长期是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再定期检测稻田水质、投放饲料即可。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张方武今年6月底在自家31亩虾稻田的环沟内投下了11000尾虾苗。“罗氏沼虾虾苗便宜,之前没什么经验,就比较随意,运输过程没太注意氧投入,虾苗最后只存活了一半。”
虽然只存活了一半,但是产量和利润却大大超出了张方武的预期。“虾苗6月底投放,当时只有3到5厘米,9月中旬捕捞时平均长到75克以上,环沟面积不到6亩,亩产大概50公斤,中秋节过后基本就销售完了。”张光武在田坎边算起了经济账:“虾苗1200元,育苗时间3个月,算上饲料成本不到2000元,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售出,销售额超22000元,每亩利润超4000元。算上小龙虾和虾稻的收益,今年每亩地收益可达6000元。”
“目前罗氏沼虾市场价每公斤160元到240元,收益十分可观,明年我还要扩大养殖面积。”尝到“一稻两虾”种养新模式甜头的张方武对明年充满期待。
万齐雄表示,办事处目前虾稻共作面积约1万亩,将逐步推行“一稻两虾”种养规模,引导发展种养大户,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