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犇”向致富路
当前位置: Home> 新闻> 走村串户>
6195 次浏览
2025
05/22
09:23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初夏时节,王场镇红桥村肉牛繁殖基地里,200多头膘肥体壮的夏洛莱、西门塔尔肉牛或低头啃食草料,或发出低沉的“哞哞”叫声。

此时,养殖户何荣强正熟练地打扫着牛圈,随后又忙着添草、喂料、加水,每一个动作都透着16年养殖生涯沉淀的从容与专业。

“去年出栏肉牛80多头,即便只供应本地市场,依然供不应求。目前存栏的母牛有120头,每年自繁自养能达到100多头。”说起自家的肉牛,何荣强语气中满是自豪。

“你看,这就是刚出生的小家伙。”何荣强指着一头毛茸茸的小牛犊告诉记者,一头牛从幼崽到出栏,需要两年时间,长到700公斤左右就可以上市了。熬过前期投入,后面就是稳稳的收益。

基地里,三四个两层楼高的秸秆仓库格外显眼。“养牛成本其实不高,周边农田的秸秆免费收集,再配上从酒厂采购的酒糟,早晚各投喂一次就行。定期做好防疫,基本没什么大开销。”何荣强笑着揭秘养殖秘诀,这看似简单的模式,实则是他多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的经验。

创业初期,肉牛价格暴跌让何荣强损失不小,但他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如今,他练就了一身“绝活”——只需观察牛的饮食状态,就能精准判断健康情况和生长进度。

谈及未来,何荣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今年计划引入新品种利木赞,再从内蒙古、山东选购一批优质小牛犊,希望可以赶在7月和12月价格高峰期出栏第一批牛。

“扩大规模,提升效益,让日子越过越‘牛’!”从亏损到盈利,从摸索到精通,何荣强用16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犇”富之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动力。

来源: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240017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